負債、資產以及複利

494
money back back home

出社會一陣子之後,你是否有感覺到,在短暫但忙碌的一生之中,從沒停下追逐著金錢和名利,就好像起床後的目標就是盡其所能的賺取到大量的金錢,身邊的所有的活動都離不開Money Talk,無論是期待的演唱會,父母的健康照護的機構,買房築夢的房仲,手機裡的鬥塔遊戲,國外旅遊的旅行社,任何我們接觸到的人事物都離不開商業和資本,台灣有一個諺語叫『談錢傷感情』,但事實上,我們害羞去討論的金錢和商業活動正是源自於人類對進步的渴望,資本的規則中,商業活動是達成自身期望的必要手段,華人社會裡特有的財神爺其實顯示賺錢帶給我們的安全感,金錢帶給人們滿足感和自由,富裕的生活帶給社會安定及和平,不過,就像是二元化思維那邊文章裡面談到的,凡事都是一體兩面的,你可以說談錢讓人感覺很物質,感觀不好,但是只要你不偷不搶,用聰明的方式替自己賺到錢,過上自己想要的生活,那又何必去在意其他人的評論。

越長大越會發現,身旁的人來來去去,朋友們各自成家立業,你自己也不例外,雖然我們的教育讓我們很注重團體合作,但也導致我們過度在意他人的眼光,對錢的追求可能會使我們更加勢利,卻也使得我們的社會經濟能夠蓬勃發展,渴望替自己愛的人們帶來更好的生活我認為並沒有錯,更大的問題是將失敗都歸咎在這些極端例子上並放棄做出行動,真正留給自己的只剩下沒意義的抱怨。

那身為都市大海中的一隻小鯉魚,瞭解負債、資產以及複利可以說是理財的第一課,要明白金錢只是幫助我們達到目的的工具,不需要去害怕談論金錢,很多人很有趣,他們寧願花時間去排隊拿折扣,但是在跟老闆談工資時卻不敢去爭取每個月多2000塊,他們願意買彩券來賭一個極低期望值的獎勵,也不願意好好花時間來培養財商,錢不管怎麼來的都是相同的計量單位,當然我也明白要擺脫舒適圈的確不容易,但習慣是可以一步一步培養的,特別是在25-40歲這段期間,你所累積的價值觀、理財觀以及選擇會造就你將來的人生高度,不可不重視!

廢話結束,本篇文章會淺談常見的工具名詞如負債、資產、現金以及複利到底是什麼,培養好的理財觀相信能夠幫助您在未來的決策上更靠近自己的目標,相信也會讓你對金錢有重新的認知,好了,讓我們開始吧!

什麼是資產?

最簡單的定義就是,當你持有一個物件,無論是房產土地、股票、腳踏車、債券等等,當你持有這個【物件】,他能夠固定的為你帶來收入,那我們就可以稱之為資產,您可以想想看,你目前是否持有資產呢?我想大多數人都是上班族(筆者也是),我們透過自己的時間去換取薪水,這屬於主動收入,而持有資產的目標就是要能為自己持續的獲取被動收入,被動收入的精隨在於可重複性以及可持續性,假設你今天只是把你持有的腳踏車租給別人使用,每天可以獲得50塊錢的租金,看起來好像很小,但當你嘗試之後發現這個方法可行,而市場上剛好也有這個需求時,你可以再去購買2台、3台…100台腳踏車,一開始看起來收入只增加一點,但假如你今天累積到擁有了100台能夠穩定出租的腳踏車,那你每天就擁有了5000元的資金流,若平均一台腳踏車3000元,你每天都相當於賺到了一台腳踏車,而這台腳踏車還能夠為你帶來現金流,此刻你擁有的腳踏車就是你的資產,不過資產跟負債有時候只是一線之隔,切勿盲目認為現在是資產以後也都會是,假如未來競爭者越來越多、或是市場需求越來越少開始虧損,因為開始赤字了,那此時持有這些腳踏車就不在是資產,轉往負債,若長期趨勢向下,那這時候也許你就要考慮把資產給變賣掉來停利/止損,天下無白吃的午餐,想賺得比普通人多,你需要定期花時間檢視腦海裡的策略是否可持續,相對的你也會承擔更大的風險。

很多人會說我沒有時間跟多餘的金錢去發展這些新事業,平常上班就佔去大半天了,晚上回家又真的很累想要好好休息,但想特別補充,資產是需要時間去累積的,最常被忽略的因子就是現金流和時間,若你去觀察有錢人是怎麼累積財富的,你可以觀察到他們其實都是基於一定的量體下進行良好的資產配置,只是根據市場的趨勢來把錢移來移去,經濟不好時移動到無風險的債券,經濟蓬勃發展時適當的停利,並轉往其他有發展性的產業,而錢財就像魔術一下不斷地增加,但那是在你有一定現金流的情形下才會有效益的方式,同樣是投入債券,5%利息,1000萬每年可以獲得50萬,5萬的本金每年可以獲得2500元,雖說不無小補,但似乎搞錯優先順序了,資產的概念並不僅是用錢去購入某件產品,還有包含用『時間』去購入,也就是說你可以想像現在的你就像一個遊戲角色,剛開始時的資源很匱乏沒錯(資產很少),但是你的時間欄是充裕的,大部分的我們都是無課金玩家,前期的重點就是要盡可能地去研究哪些任務和技能可以帶來的獎勵最好,而為了完成這些任務你必須要使用僅有的時間條來獲取相對應的技能,但我想很多人並沒想通這件事情,現在的社會平穩蓬勃,科技帶來的便利使得我們花大把時間去享受生活,Neflix影集、3A大作、Switch遊玩、便宜機票七日遊等等,享受本身並沒有問題,可怕的是你把應該要投入修煉技能和完成能獲得獎勵的任務所需的『時間』不自覺得都投入小便宜上以及不會帶來實質獎勵的無用任務中,當你吃著這些黏牙的糖衣時,你是否可想過這可能是金字塔頂端的資本家們用來避免你往上爬的手段呢?這點還是滿值得大家省思的。

負債不好嗎?

相信大部分的人聽到負債就會對它產生恐懼,受到長期新聞的影響,太多故事都告訴我們負債累累的XXX選擇輕生,負債導致XXX必須打三份工,以卡養卡等blablabla,但你也許也知道的,世界五百強的財報裡都有專門的『資產負債表』,許多大老闆也都擁有負債,如果負債真的十惡不赦,那這些社會價值觀認定的成功人士中,為何都持有負債呢。

負債聽起來可怕,硬要說你的確可以把它當成一把雙面刃,負債是什麼?簡單拆分的話可以分成『債務』跟『現金流』,你拿物品去抵押,並且換取資金流,這個物品可以是腳踏車、房子、股票、甚至是信用,而雙方約定你要定期還款一定的額度給借貸者,此時借貸者相當於用他的現金購入你的抵押物,對他來說你的抵押物就是他的資產,因為它可以定期從這個資產上獲取現金流,那對你來說呢?其實這主要就要看你是怎麼使用這把劍,假如你借貸後把獲得的現金流花費於日常開銷之中,那你就只是在慢性死亡,因為隨著時間拉長,最終你必須要付出更多的資金來交換你一開始的抵押物,但如果你今天是使用獲得的現金流來投入其他資產,那這時候負債就成了『槓桿』,單看負債本身也許仍是負債,但是若你把負債裡的現金流投入資產,最終能帶給你正的現金流,那你還是可以把『負債』也當成『資產組合』的一環,在更上一層的維度中,還是『資產』唷。

複利奇蹟

愛因斯坦曾說過:『複利是第八大世界奇蹟』,下表表示假如我們每個月投入2萬元的新台幣到相對應的資產中,並且比較了不同的平均年化,可以看出來經過25年不斷地在投入之後,總投入資金都是312萬的情況下,定期投入5%的資產能夠把總金額滾到1207萬元(3.86倍),10%為2596萬(8.32倍),15%為5873萬(18.82倍),20%為1億3593萬(43.56倍),這就是複利的威力,很多人會想像說只要我存到多少錢就退休,但他們往往忽略了時間以及通貨膨脹的小陷阱,比如說以現在的物價我們預期能夠完美退休所需的總額是3000萬元好了,那請問25年之後還是3000萬嗎?錯,因為忽略了通膨的可怕,假設接下來25年的通膨率為3%(正常理想經濟發展中為2.5%),那25年後的3000萬現金只會剩下相當於現在1400萬左右,也就是說為了達到你此刻的退休標準,在25年後你必須要擁有3000*(3000/1400)=6428...竟然是6428萬元!若只是每個月投入2萬元,你必須要能夠選到15-20%之間的資產才有機會順利退休,聽起來非常困難呀😅。

複利奇蹟

不過我想也不需要覺得遙不可及,有以下因素也必須要考慮進去

  1. 能投入的資金流一個月永遠只有兩萬嗎?
    隨著萬物齊漲,你的薪水很大概率也會提升,當通膨一直在啃食我們的現金帳面價值時,持有資產仍是具有實質價值的,當你了解持有現金會不斷地貶值時,你還會只把錢存在銀行嗎?
  2. 老實講,若只依據上面的條件,很多人是無法在25年內退休的,強如股神巴菲特才勉強達到年化20%,而且你必須要能夠持之以恆,不過舉上面的例子並不是想讓都市鯉魚們感到絕望,想表達的是,因為神奇的複利效果,當你越早開始投入資金就越能幫助你達到想要的成果,時間也是我們必須要注意的重要因素。

文章前段提到想要賺到比別人更多的錢就必須要承擔風險,而對富人來說,這些負債就是他們必須承擔的風險,資金流是其中的關鍵,管理資金流是一門很重要的課題,不過那就不在本篇文章的探討範圍內😅,希望透過上面的例子和資產、負債的定義能讓大家更加清楚看待金錢,套一句老話

『你不理財,財不理你』

我們下次見~🤪

LEAVE A REPLY

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
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